网站首页 > 产业分析> 文章内容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尚在炒概念 外资

※发布时间:2016-1-3 11:37: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医疗旅游与全球健康大会亚太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上,来自欧美医疗旅游和康复服务业的专家和商界人士,都对中国未来的养老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未来中国医改的推进中,能够在这个产业分得一杯羹。

  据统计,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开始了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历史新阶段。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空巢老人的队伍庞大,老年人对于长期照料的需求持续增加,老龄化程度和养老服务水平地区差异大。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看准未来养老市场和中国养老产业的投资者,除了依靠子女养老外,老年公寓、以房养老等新兴养老服务领域也开始出现。

  但是,机构养老同样面临着服务设施严重的不足的现状。由于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位难求”和“床位闲置”的现象同时存在。另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成为机构养老发展的障碍,一方面,老年人认为到养老机构养老就意味着被遗弃,另一方面,基于社会压力,许多子女也不堪这样的诟病,因而不愿把机构养老作为首要选择。

  首先是养老设施不足,目前,我国养老床位总数仅为老年人口数的2.3%,远不及发达国家5%-7%的水平,其次,我国养老机构不仅数量少,吸纳量少,而且普遍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缺乏护理经验,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低,遑论对老年人的关怀。

  根据测算,在医护人员的配备上,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养老机构没有医护人员,70%左右的护理员没有经过护理和相关专业系统训练,取得养老护理资格证书的不足1/3。另外,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迟缓。目前养老机构主要有公办的养老院和民办的托老所两种。公立机构属于社会福利性质,职能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且供不应求。而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收费较高,入住率比较低,床位使用率仅有58%。而且,民办养老机构的现有数量只占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10%。

  “养老机构目前有4万多家,570万床位,人均27张,但是公办机构依然是一床难求,民营机构空置率达到48%,民办机构门庭冷落。”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表示,目前,整个养老产业的从业者们虽然是有远见,但是仍只是炒概念、炒数字、缺内容、缺吸引力,且发展模式和实现径都不清晰,无法形成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定位也尚未理顺,企业参与积极性受到影响。

  此外,虽然机构养老供给严重不足,但是养老机构仍然有床位空闲,农村养老机构入住率不足82%,城镇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足62%。农村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原因主要源于费用和补贴滞后,而城镇则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机构养老服务质量较低。这一方面体现出尚未发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体现出扶持力度较弱。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