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货币政策措辞无明显变化但贷款利率向上拐点已现 —— 2016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

※发布时间:2016-5-9 18:57: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本文首发于微信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6年1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增量信息不多,未传递明显的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人民银行按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向来是我们观察货币政策的一个窗口。每期报布之后,我们都会对报告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逐字逐句做文本分析,观察其措辞相对上一期报告有什么变化。就文本比对结果来看,这次的报告在货币政策部分的表述与去年4季度的报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货币政策基调、宏观货币政策、信贷结构、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创新部分内容与之前基本一致,仅在金融机构及防范风险等两部分有一些调整。结合报告其他内容可以看出,这次货币政策报告提供的增量信息不多,没有太多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据此判断,央行应该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维持当前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央行对通胀前景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对于物价的走势判断,央行不再说“相对稳定”,而是认为“物价涨幅有所上升,未来变化还须关注”。央行还列出了大商品价格上升、宏观经济面的改善、以及房价的快速上升作为可能推升通胀的三个因素。因此,尽管报告中在货币政策的措辞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央行对通胀关注度的上升至少表示货币宽松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般贷款加率两年来首升。每次货币政策报告中公布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一个关键看点。在2016年1季度,除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外,一般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利率均小幅上扬。其中一般贷款利率由于波动不大,更代表利率长期趋势,因而更值得关注。此次一般贷款利率上扬是从2014年1季度以来其首次上升,终止了其延续两年的下行趋势。考虑到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概率很小,以及经济增长和货币信贷投放加速的趋势,未来利率还有进一步上扬的压力。

  央行首次详解新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在此次报告的专题框3专门解释了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既考虑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也考虑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综合权衡得出中间价。从央行的介绍来看,CFETS、BIS、SDR三个篮子都会参考,且在计算做市商报价的平均值时,央行会“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部分报价”。注意其中的“部分”二字。这表明被剔除的报价数量是不确定的。这样一来,央行在计算中间价时有相当高的度,从而可以较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定中间价。这意味着央行对中间价的掌控力增强。据此,我们相信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保持稳定。

  货币政策报告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文本比对

  以下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的文本比对分析。我们通过对比2016年1季度和2015年4季度报告的文字差异,来找寻货币政策的新动向。正体部分为上季度已有的语句;

  黑体部分为新增语句;加了删除线的部分为2015年4季度报告中有,但在2016年1季度报告中删除的语句。

  一、对货币运行的总体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弥补外汇占款减少等形成的流动性缺口,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和调节,五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九次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注重短期利率平稳,适时下调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抵押补充贷款利率,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充分运用价格杠杆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融资成本下行。三是实施定向降准,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组织实施宏观审慎评估,发挥其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导向作用,设立扶贫再贷款,扩展抵押补充贷款发放范围,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导向作用,多次调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户区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深入推进金融。

  二、对实体经济的看法基调

  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出口增速由降转升,工业生产缓中趋稳。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P)同比增长6.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积极因素

  但应当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特质没有改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持续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有望将进一步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仍有很大潜力,随着红利不断,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在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措施的助推下,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民间创业、创新浪潮兴起,不少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蓬勃发展,部分领域内生活力增强,一些省区和部分企业利润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消费和服务业正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6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尤其是科技、信息服务业等增长较快。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累积效应逐步,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利率保持低位平稳运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较快增长,都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普遍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

  风险和挑战

  当然也要看到,内外部形势仍很复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还面临不少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较为疲弱,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弱,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国际金融市场信心比较脆弱,美联储后续加息节奏、力度等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部分经济体出台负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溢出效应及其他经济体的“回溢”效应将对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大类资产配置、金融市场以及宏观政策等产生影响,全球价值链再造和贸易投资格局在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复苏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弱化,地缘也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从国内经济运行看,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房地产等行业库存较大,一些新领域增长潜力不足,市场难以出清,影响了经济活力,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回升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依赖较大,民间投资增速及其占比下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一些新领域增长潜力不足,影响了经济活力,债务杠杆上升较快,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增多。应当看到,这些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运用新机制发挥好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培育和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国有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持融资的可持续性,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三、对通胀的看法总体形势

  从价格形势看,物价涨幅有所上升,未来变化还须关注。物价涨幅较低、相对稳定,并继续呈现结构化特征。

  总体看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

  第一季度物价涨幅出现一定回升,各方面较为关注。从目前面临的内外部看,全球经济总体较为疲弱,再平衡调整将经历较长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尚未结束,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加之近期货币增速等在高位有所回稳,猪粮比处在历史高位,未来也有回落的可能,若这些趋势能够延续,总体看有利于物价保持基本平稳。石油等国际大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国内经济仍存在阶段性下行压力,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中非贸易品价格的追赶效应已持续一段时间,速度可能会放缓,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物价涨幅保持相对较低水平的概率较大。

  未来的物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政策把握,需继续密切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出现一定回落。当然也应看到,近期国际大商品价格回升,前期积累的宏观政策因素可能对物价形成一定压力,房价的较快上涨会强化通胀预期,加之物价绝对水平较高也会使居民对通胀感受更为强烈。2016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52.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了1.7 个百分点。当前物价绝对水平不低,且继续呈现结构化特征。PPI 与CPI 之间保持了较大缺口。PPI连续四十多个月处在负值区间,反映出传统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矛盾仍比较突出,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CPI涨幅保持低位正增长,反映出消费需求大体稳定,人工成本、服务业价格等具有一定刚性,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等还在上升,并有可能向其他领域传导。

  四、货币政策展望基调

  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作报告,按照、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灵活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寓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具体措施之一:宏观货币政策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节好流动性和市场利率水平,促进货币市场稳定,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的稳健和中性适度。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之二:信贷结构

  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落实好“定向降准”的相关措施,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政策的作用,强化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紧紧围绕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全面推动金融发展,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转变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提升信贷政策执行力和导向力,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船舶、铁、流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发展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督促金融机构将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金融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改进和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依法稳妥规范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农业基础设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对外合作、现代种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金融扶贫信息对接共享,推动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金融扶贫政策真正见到实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完善“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以及扶贫信贷金融服务专项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创业创新、科技、文化、信息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以妇女、残疾人、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就业创业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就业、助学等民生金融工作新局面。

  具体措施之三:利率、汇率及人民币跨境结算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理顺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传导的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非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风险防范,公平定价秩序。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进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

  具体措施之四:金融市场创新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定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推动市场创新,丰富市场产品和层次,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完善发行信息披露和重大信息披露要求,规范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行为,形成中介机构尽职履责的激励机制。丰富债券柜台业务品种,优化债券及衍生品交易机制,推动集中清算机制创新。研究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丰富投资者群体,不断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管理效率。提升市场对外水平,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发行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完善对外中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做好境内外市场体系和制度的衔接。

  具体措施之五:金融机构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把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落实于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之中。落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方案,科学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健全治理结构,完善财税扶持政策,构建符合中国特色、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可持续运营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继续推动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密切监测评估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成效,不断提高其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推动落实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深化方案,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落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方案,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抓紧做好业务划分、健全治理结构、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章程修订等后续工作,稳步提升三家银行金融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继续推动邮储银行股份制和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

  具体措施之六:防范风险

  六是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关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性债务等领域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督促金融机构深化,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加强对企务风险、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及非法集资、跨境资金流动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风险,完善应对预案,探索运用多种措施和手段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顺周期、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规范民间融资,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存款保险制度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力度,更加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在有效化解局部异常集中提款、储户信心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动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强化交叉性、跨市场金融产品的风险监测和监管协调。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切实发挥好地方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金融犯罪、地方金融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妥善处理风险案件,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推荐: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