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2019-6-25 7:26: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记者查建国仝薇)4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沪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课题组2018年12月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8-2019)——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中基准情境下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测相一致。这与近一个时期的货币、财政政策红利效应有关,也与新发展下自主以及外部贸易摩擦下倒逼的深化、扩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很大关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延续,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加强,第三产业增长和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P增长贡献率均超过六成,分别达61.3%和65.1%。

  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平衡充分的良性发展,对外需把握契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经济贸易环境并利用好的倒逼机制,对内在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协调的同时,仍需深化经济市场化,驱动的增长才是可持续的。

  具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符合预期,有如下主要特征:消费回暖,投资增速回升,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失业率有所上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价格总体平稳;货币供应增速保持平稳、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回升;企业贷款需求旺盛,融资缺口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将增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收支缺口明显上升,债务发行提速;商品房销售回暖,房价企稳回升。

  针对此,课题组:第一,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纹身的忌讳和讲究的协调。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是“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尤其要注重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辩证统一和良好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进行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也要注意财政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在减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快补贴政策的调整、营商环境的改善、竞争中性的确立,增强企业在竞争性环境下发展的内生动力,培植税源,夯实税基。同时,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需要把好货币供给闸门,并注重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第二,加快构建升级版的双边多边贸易协定扩大中国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进入新时期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等正成为体系下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的目标和重点,其中关于“三零”也许短期内还达不到,但是作为努力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从更加长期的角度,或者说更加、以倒逼的角度去权衡和考量,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第三,深化以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市场化与前40年相比,当前我国要素资源禀赋结构和约束条件已发生变动,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持续发生作用,传统发展模式的增长红利面临衰竭。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容量濒临警戒线等严峻形势,这些都意味着单纯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通过深化经济市场化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迈进。经济市场化的根本就是让市场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激发微观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活力,依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高来勃发创新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落实放管服的来转变职能,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给企业更多经济上的自主权和灵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