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文章内容

稳预期:宏观形势产业主体消费个体都要稳

※发布时间:2019-12-24 3:00: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8年8月,中央局会议提出“六稳”的方针,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有专家表示,“六稳”的落脚点是在稳预期上,怎样稳预期、怎样引导预期、怎样管理预期,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的重心。

  刚刚闭幕的全国发展和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年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稳字当头,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协同协调,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从宏观形势、产业主体、消费个体三个角度看,如果这三个维度都实现了稳定,就是稳预期良好的表现。

  “春江水暖PMI先知”。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本月制造业PMI的主要特点:一是供需两端均有改善,二是进出口有所好转,三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普遍回升,四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六稳”的关键是稳预期。理论研究表明,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预期经济,预期对于投资意向、消费决策等发挥着先行引导的作用。乐观的预期能引致投资与消费,悲观的预期则可能引致萧条与衰退。但预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既有成分,也有非“羊群效应”的成分;既有短期得失的考量,也有长期走势的预判。综合而言,的政策、态度在预期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特定时间节点上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即所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9)》,指出财政政策的落脚点是稳预期,如果预期难以稳定,有效需求是很难的,供给、需求之间的脱节也可能会加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中央提出“六稳”,最重要的是稳预期,可以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理解,经济运行状况取决于行为主体预期的状况。行为主体的预期趋稳,经济就会趋稳;如果行为主体的预期没有改善,经济运行要趋稳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尚希强调,稳预期成为其他方面实现“稳”的前提条件。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消费者、投资者、经营者等等,这些市场主体的预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是否投资取决于预期,是否消费也取决于预期。从这点来看,在当前不确定性的下怎么稳定预期,怎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是最重要的。

  刘尚希认为,如何更好地稳预期,是头等大事,也是当前宏观政策面临的首位任务。稳预期既可以用政策措施,也应当采取的手段,这两者需要结合起来,既要有政策,解决短期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去解决一些长远性的问题。

  在刘尚希看来,减税降费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靠内需的减税降费;一种是降成本的减税降费;还有一种是引导预期的减税降费。“最容易操作的就是靠内需的减税降费,只要减了就行,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政策就算成了,因为少收了,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就增加了,内需自然就扩大了。降成本的减税降费,难度稍微要大一点,要有更多的针对性,对市场运行的情况以及产业的结构得有更多的了解,否则降成本的减税降费精准性、有效性就比较差。

  刘尚希表示,降税率在透明度、可预期性、稳定性方面,比其他几种类型的降税要大得多。因此,企业在做研发、投资、创新等考虑时,应当说可预期性也大大增强了。

  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人们根据预期来选择行为,而人们的行为选择最终决定了社会与经济绩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会因预期而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预期具有实现机制,良好的预期往往会带来良性结果,反之亦然。

  从11月份PMI数据分项来看,各行业的企业主体的信心正在稳步增强。例如,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6%和51.3%,环比分别上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下半年以来的高点,其中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从行业大类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汽车、铁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上升,且均位于扩张区间。

  针对民营经济已完成任务需逐渐离场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曲解混合所有制的“新公私合营”等论调,过去两年,中国连续两次开出“定心丸”,以消弭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焦虑。

  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写入新时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谋发展。与此同时,金融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定小微经济成为稳经济的重要举措。要使小微经济在目前的状况下有稳定的预期和充足的信心,需要在现有的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拓展支持,全面推动中小微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此,刘元春提出以下政策:

  第一,在营商还不足够好的条件下,依然要发挥其建立公平竞争主体的作用,解决不公平竞争和过度竞争。

  第二,在如何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上要统一认识,寻找真正其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和企业的调查发现,认为,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是服务不到位、融资难、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成本较高等。企业则认为,不是服务不到位,而是政策要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特别要给民营企业真正吃下“定心丸”,同时竞争激烈、成本高、融资难、人才匮乏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和企业需要首先达成一致。

  第三,除了创造公平竞争、保持法律持续性,还应改善供给侧结构。在对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地区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帮助小微企业的一些新做法值得借鉴。其中主要的工作是为小微企业构建相应的支持平台,包括大数据、金融平台、创新平台、帮扶平台等。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如果想点对点地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基本上不可能,管理成本巨大。因此平台化、体系化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四,从治理体系、管理体系、企业家培育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促进、扶持的力度。人们一想到中小微企业首先想到的是技术和资金,而很少考虑如何提升它的内在动力和配置能力。在小企业的孵化、培育过程中,一定要在这下功夫。

  第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当前的“放管服”主要体现在“放”,而“服”和“管”仍待加强。“放”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放得过度、过大,以至于没有门槛,仍然需要加大技术标准、标准、知识产权等门槛。

  稳预期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每位消费者身上,衣食住行,消费主体敢消费、能消费、好消费,是“稳预期”最直观的体现。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共有二十条促消费的措施方法,其中第十二条指出“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开展冬季主题灯光秀、灯光节、灯会品牌活动,博物馆、文化馆延时经营,策划冬季夜间经济促消费品牌活动,持续打造冬季深夜食堂近日,市商务局推出七方面措施,引导本地和外来消费者冬季夜间消费。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措施涉及百余项活动,有大量在室内举办的文化类活动,也有北方冬季特有的冰场、雪场活动,以及结合节假日推出的冬季特色夜间促消费活动,希望通过不断丰富“夜京城”冬季消费供给,营造有温度、安全有序的消费氛围,提升消费体验。

  广州市商务局发布的《广州夜间消费地图》,涵盖全市各区的商场、食肆,进一步打造步行街、天河商圈、珠江琶醍等15个消费集聚区成为“夜广州”消费地标,到2021年,重点集聚区新增经营收入总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左右。

  近日,《2019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份,国际上明确发布夜间经济政策的城市已超过40个,国际城市夜间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此外,中国的城市照明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进入了初始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10月份,中国发布夜间经济、夜间旅游相关政策的城市已有40余个。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欲望情夜长戴斌认为,发展夜间经济是扩大消费、倒逼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的现实要求,是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增强社会活力新元素的战略要求,是发展和完善文化以及旅游领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旅游的根本要求。

  世界节事协会(IFEA)亚洲会长、韩国“夜行”创始人郑钢焕表示,通过研究发现,与日间游客的消费支出相比,夜间游客的消费支出意愿更高,夜间游客消费支出是日间的3至10倍。郑钢焕介绍,韩国在2018年举办了25个“夜行”活动,实现了相当于7.476亿元人民币的创收。“夜间活动举办地当地的招待所、酒店等住宿满员,证明夜间活动的举办对当地夜间设施的激活以及当地文化遗产的活化产生了巨大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教授调查发现,夜经济延长了消费时间,了夜间消费红利,成为消费增长新突破。有关数据显示,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自夜经济;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数据,每天2100~2200这一时间段,淘宝成交额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

  除了夜间经济外,还有提升商业步行街、汽车消费潜力、拓宽假日消费空间等一系列促消费的大礼包体系化的稳预